参照的是帛书版《道德经》,其实哪个版本都不大所谓,能读出更多意义的版本就是对我更有帮助的版本。斗胆写自己对老子的解读,是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大家都在说啥,一顿解释结果令我更加困惑,而且几乎5000个字每个字都有争议。但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,只求自圆其说,尽量有意义。老子有80章,这里把最能代表老子世界观的7个章节挑出来加以解读。这几章常常能与现代物理和文化不谋而合,这在所有哲学思想里,还是很少见的。大概是因为这个宇宙有着奇妙的分型结构,所以道理总是想通的,古人深刻洞察的东西,在他们还没法知道的地方仍然有解释力。

第一篇 【认识论】

道可道也,非恒道也。名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。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妙,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直译

道是可以被言说的,但那些说法,并不一定是永恒的真理。名称可以是这么命名,但这些名称也会随时间产生偏差。当混沌不可命名时,道就已经开始产生万物;等到有形可命名时,道是万物的母亲呵护万物生长。所以,我们要秉持着一颗不带欲望的客观的心,去观察道的微妙本质;同时还可以带着一些欲望和主观的态度,来看道所演化出的万般表象。我们所能描述的本质和现象,都来自于同一个本源——道,即使是不一样的名称,但说的其实是一回事,道非常玄妙深刻,但却是理解万物的门径。

启发

这段像是在说一种认识论。道代表了一种客观真实,但对真实事物的描述,不是一开始就有,而且不一定永远正确,这些名称还会随时间变化。它指出了语言文字的滞后性、局限性和时代性。乍一听着还挺显而易见的,但把这作为开篇的用意,可能是要让读者放下成见,思考最本质的东西,并且警醒认知是有局限性的。这里还提出了无欲和有欲的区别,我觉得就是客观和主观的意思,而妙和徼在这里理解为本质和现象。这些概念放在现代,那是显而易见的,但搁老子那个年代,可能就是开天辟地的理念。你想那些年代连鬼神都信,你能剥离根深蒂固的信念,建立这么一套虚实、主客的认识论,还是很了不起的。

而这本《道德经》过了这么长时间,不仅文字本身和语义发生了变化,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也更深入了,所以也就将就着看,不必太拘泥文字本身,而是看看背后所描述的道理还对不对,还有没有意义。说不定老子就是这么给自己台阶下的。

第二十五章 【定义“道”】
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呵寥呵,独立而不改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未知其名,字之曰道,吾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国中有四大,而王居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直译

有东西是混合而成的,并且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。它寂静而又空虚,独立存在而又恒定不变,才可以凭此成为天地的母亲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,给它写成“道”字,勉强形容为“大”。大还可以形容为时间永恒的流逝,时间永恒流逝可以推出它能伸及无限远处,伸及无限远处也可以说成是循环往复。道啊、天啊、地啊,都符合我说的这些描述,它们大、永恒、极远、循环往复,其实王也是。一个国家里有这四样大的东西,而王占其中一级,可别小看王的影响力。(百姓在王的影响力下生活),人(百姓和王的总体)在地上的法则里诞生和生活,地上的法则又由天上或者宇宙的法则产生和决定,天上的法则由道而产生和决定,而道遵循着自己的法则。

启发

这段是老子对“道”的正面解释。

“道”首先囊括了一种宇宙观,宇宙诞生之初是一个混沌的核心,类似于宇宙大爆炸学说,爆炸后生成的了空间和天体。而老子把整个宇宙和其规律都归纳在道这个概念里,宇宙当然是大得不像话、时间跨度和距离都长得难以想象,也不外乎是相似的规律和物质不断地重复并向外延伸,道自然也是这样的。王(人)为什么也很大呢?因为人会繁衍,绵延很长的历史,去很远的地方,即使每个人都只是在重复相似的生老病死的人生。

这段又非常的“整体”和宏观,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东西,并且给出了有意义的结构来解释如此宏大的东西。首先糊弄地讲了“道”的来源——有物混成(毕竟科学还不发达,但猜的很接近了),接着分解了“道”或者“大”的几个属性,包括时间、空间和某种单元的反复出现(有点像现在说的粒子,不过有点过度引申了哈哈),然后把天、地、人的依存关系描述了一下,这启示了一种去更深层次寻找答案的思想。最终,所有事物都遵循着道,而道是终极的,它自洽,并且不可再追问。老子对宇宙这样的解释让人很舒服,宇宙似乎在时间空间上大而无边,但其规律和本质是有界的,自洽的,有稳定基石的。

那“道”究竟是什么呢?傅佩荣说是“万物的来源与归宿”。我觉得道是一种整体论,道是所有东西的总和,道这个概念的意义是它表达了一种一致性,从始至终、从宏观到微观都遵循了一些相同的规律,而构成所有事物的是更深层的事物,抽丝剥茧,到最后它是很的简单东西混合而成的。理解了道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呢?我们应该一层层看清楚事物,按照规律来行事。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推论和作用。总体上它毕竟是一个宇宙观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对宇宙的迷茫和困惑。

第四十章 【从0到1】

反也者,道之动也。弱也者,道之用也。天下之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
直译

循环往复,是道的运动方式。微弱,是道的作用方式。天下的万物生于有形之物,而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物。

启发

微观粒子、行星、每天、四季都是循环往复的。引力、水流、习惯、岁月都是慢慢发生作用的。道是不断地重复微小的举动才产生深远印象的,要相信复利的力量,从小事做起,并坚持。

万事万物都是由看得见的东西构成的,比如书桌是由树木构成的,而看得见的东西是由看不见的东西产生的,比如树木是由分子构成的,古代人肉眼看不见。虽然现在分子、夸克也能看见了,但暗物质、暗能量也还是看不见的。

很多人把老子所说的“无”说成是“无形之物”,这有道理,我也是这样直译的,否则还真能无中生有吗?物质当然不能无中生有,物质世界遵循能量守恒定律。但“意识”和“思想”还真的很接近无中生有,虽然生物的大脑仍然是由那些分子构成,但因为其特别的构造,它产生了“概念”、“感觉”、“思想”。我们可以把“概念”理解为一种大脑里由分子构成的“沙盘”里的一种形状,它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“映射”,它仍然基于原本无序无意义的分子分布的,但它变成了一种有序有意义的“结构”。所有我想说的是,有生于无,它是一种范式,它可以是:有形生于无形,也可以是:有机物生于无机物,有序生于无序,有意义生于无意义。

第四十二章 【从1到万物】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中气以为和。人之所恶,唯孤、寡、不谷,而王公以自名也。物或损之而益,益之而损。故人之所教,亦议而教人。故强梁者不得其死,我将以为学父。

直译

道由简单如“一”的东西开始,不断生长发展出新的东西,形成万物。万物有各自的欠缺,所以追求可用于补足之物,正好两个东西把各自的欠缺给补上了,就都活了,和起来形成了新的事物。人们所厌恶的,就是没爹妈、没另一半、没粮食,而王公却用这些词来自称。事物有可能折损一些反而变得有益,或者增加一些反而带来坏处。所以别人教你的,要想想适不适合教给某些人,怎么教不会适得其反。所以瞎整的人不得好死,我会以这些人为老师,作为反面教材,调整做事的尺度。

启发

这里主要讲的是宇宙如何发展的,道生一没得说,还得是从道开始,但一怎么生二了,又怎么生三又生万物了呢?那还不是因为万物都有缺陷,所以要找东西补足,于是合成了新的东西,以此类推。人民怕没生计,而王公怕什么来什么,偏以没生计自称,说明祖上规定好了,王公应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己任,满足人民的需求,社会才能运转和发展啊。

不是凡事都越多越好,没有欠缺,哪有动力,要stay hungry,stay foolish。而且不是什么方法和思想都是适用于所有人的,要因材施教。那具体要怎么把握好度呢?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后果怎么样,从中吸取教训吧。

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中气以为和”真是太精辟了,小到质子电子相互吸引,大到结婚,商业,都是这个道理。它居然解释了为什么微小的粒子,能构成纷繁复杂的宇宙!因为负阴抱阳!

第四十八章 【无为】

为学者日益,闻道者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圣人之取天下也,恒无事。及其有事也,不足以取天下。

直译

爱教人做事的统治者每天增加要做的事,懂得道的统治者每天减少要做的事。减少再减少,以至于不需要作为,没有作为反而该达成的事都达成了。得道的统治者能执掌天下,得做到一直没啥事要做。等到他事情太多,也就没精力执掌天下了。

启发

其实我不太确信自己的这个翻译。傅佩荣说无为是无心而为,也有道理,教导我们不要怀揣有偏差的欲望和野心。但这里没提到欲啊心啊什么的,再联系上下文,这里的无为应该还真就是无作为,不亲力亲为的意思。这是圣人治世的方法论,领导得放权让手下的人做事,自己少亲力亲为,应该只考虑三五年后的事情。

其实不仅是帝王或者领导的艺术,这一条也适用于每个人,每天最应该考虑的事是怎么减少不得不做的事,首先是明白规律,不做不必要的事,其次是把很多重复的事自动化,或者交出去,这样自己才有精力关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。这也是所谓的减法思维。

“无为”是道教的核心概念,因为非常范式,所以可以囊括很多内涵,比如“清静无为”,“无为而治”,“大道无为”,可以应用于价值观、人生观、领导力、做事准则等方方面面。但也绝对不要应用为一种偷懒的借口啊,有心但不行动只会更加焦虑。无心所以无为是很高的境界,但闻道者也不是一上来就无为,有这么一个日损的过程,这很重要。年青人多折腾下没毛病,我特别喜欢苗炜说的:“充满欲望的人活得特别来劲,活得特别幸福”。

第五十一章 【定义“德”】

道生之而德畜之,物形之而器成之,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也,夫莫之爵,而恒自然也。道生之、畜之、长之、育之、亭之、毒之、养之、覆之。生而弗有也,为而弗恃也,长而弗宰也,此之谓玄德。

直译

道生它而德畜养它, 形成了物,用器具完成了它,所以万物尊崇道而看重德。道的尊和德的贵,不是因为被授予了尊贵的爵位,而是一直如此并自然而然的。道生它,喂它,让它成长,培育它,让它成熟,让它凋零,养护晚年,最终在它死亡时给它入土。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它们,成就万物而不依赖它们,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,这就是玄妙的德。

启发

我对“毒之、养之、覆之”的翻译有点乱来,全网应该没我这么翻译的。但我理解的道德经就是比较不仁的,不是只有好的一面,也有让万物自然而然凋零的一面。这个句子我觉得是描述了万物的生命周期,从出生到死亡比较全面的描述,为后面引出对德的定义的铺垫。它划定了德的作用范围,就是万物的生命周期中,而生和死是道已经规定好的了。当然我这么理解有个漏洞,就是为什么后面不提德对凋零和死亡的关怀?但你要让我补足这个句子,我也写不出来“毒而弗弃使其善终也”,这一听起来就不德,只能说道是包含但凌驾于德之上的。

最后解释了什么是“德”,傅佩荣说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,“德”是一种万物的本性和禀赋。我的理解是,德是指生态、个人、组织乃至社会赖以安定和发展的一些品质。后面的章节提到”玄德深矣,远矣,与物反矣,乃至大顺“,也就是说德非常深刻,因为它也许来自于长久的历史经验,并不一定很容易理解它形成的具体原因和作用,并且它与个体的欲望正相反,得调和欲望才能顺应道。说白了,德用来驯化原始的欲望,协调群体里每个个体的利益。

道包含德,因为它发展了万物而不居功,也不随意折腾万物,当然它也没法居功进爵,它压根就是个抽象概念,也可以说它自然如此。那作为统治者,你要想社会繁荣发展,你就得有德,做到不占有、不利用、不滥用权力。那作为个人,虽然社会繁荣你管不着,但你得掌控本能的欲望,甚至出让一些个人欲望和利益,做到后面章节提到的“不争”,最终会对个人更有好处。

第三十八章 【文化】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,而无以为也。上仁为之,而无以为也。上义为之,而有以为也。上礼为之,而莫之应也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也,而乱之首也。前识者,道之华也,而愚之首也。是以大丈夫居其厚,而不居其薄,居其实,而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
直译

上乘的德,不刻意表现德,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。下乘的德,处处表现得不失德,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。上乘的德,没有什么特定的行为,而是无心而为。上乘的仁,施行仁慈的行为,也是无私心而为。上乘的义,施行义举,却是有私心而为之。上乘的礼,施行礼制,一旦得不到回应,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。所以失去大道后,德得到推崇;失去德后,仁得到推崇;失去仁后,义得到推崇;失去义后,礼得到推崇。礼是忠信缺失的表现,推行它就是祸乱的开始。先行确立的规范制度,不过是大道的浮华,追随它就是愚昧的开端。所以大丈夫当为人敦厚而不轻薄,在乎本质而不是表面的浮华。所以应当抛弃后者,取前者。

启发

老子精辟地概括了人类的文化层级,道→德→仁→义→礼,后面还可以加个“法”,礼崩乐坏之后就只剩严刑峻法了。道和德我们之前讨论过了,仁指的是对他人的仁爱、仁慈,义是公正、道义和情义,礼是规范、礼仪。当然每个文明中,这些元素都必不可少,但能用更高级的方式处理的问题,就不应该用更低级的方式。越低级的方式越复杂,越费力、并且副作用越大。一个举措、组织、文明的高低也是看它的核心离道有多远。一个好的企业文化,比如Satya在微软推行的Empathy文化,就上升到了仁的层次,减少了部门之间的争斗,帮助这个老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。当我们添加一条新的规章制度的时候,是不是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丧失了什么。